您现在的位置: 小学生作文网 >> 三年级作文 >> 三年级叙事作文 >> 正文
读书随记13 《中国文字狱》《革命年代 》《十月
 更新时间:2013-03-17 22:44:11  [标签: 读书 中国 文字 革命 随记 ]

读书随记13

读:《中国文字狱》

严格地来说,这并不是一本很专业的书,基本上读来的感觉倒象是报纸补白用的零碎文章结集而出。

作者的观点有些我并不太赞同。例如对方孝孺的记述,又如对苏轼的记述。

我不太认同方孝孺是因为文字狱的原因。方孝孺之罹难并非文字的原因,而文字之外的原因。而对明、清两代的文字狱,作者语焉不详。对明洪武皇帝的文字狱案沦于表面的叙述,未及更深一层次对朱元璋内心世界的探求,而对清一代的文字狱,则完全未能展开论述,蜻蜓点水般的。当然,这本书原本也不是史学论著,倒是也不必苛求于此。

文章对苏轼及王安石、新旧党的评价,我以为远非公允之论,甚至我以为作者的判断是错误的:“基层的实情情况,使苏东坡看清了新法的弱点,现实主义的苏轼,自然而然地成了理想主义的王安石的反对派”(原文见本书第56页)。

这一句话有两个错误,一是将苏东坡定位于谙熟基层的实际情况而王安石昧于实际情况,这个原因的描述我认为是错误的,完全背离史实;二是将苏轼定位现实主义者,将王安石定位于理想主义者,这个结论性的观点更是不敢苟同。

其一,史书中都明确记载王安石历任地方官多年,而且有上征不就的史实,王安石于基层的实际情况无论如何都应该比以诗书扬名的苏轼更为了解,正因为王安石对社会实际的了解,才有王安石变法的决心与措施,变法的每一条措施应该来说都是针对实际情况的,而王安石也是亲历亲为地试行过新法,新法诸般没有比王安石更明白的。总之,我认为,王安石并非沙上建楼式变法。而从苏轼传来看,苏轼并没有真正亲历亲为地推行过新法,其流放过程中,虽曾亲眼看到新法推行中的一些失误之处,但我认为新法推行完全在推行之中的执行有误,错不在新法本身。

其二,将苏轼定位为现实主义者并定王安石为理想主义者这与我的理解完全相反。南京大学出版社的《苏轼评传》《王安石评传》中都没有给这二位文人定性,特别是对身为政治家的王安石更没有定为理想主义者,如果硬要为这二位定性,我倒更倾向于苏轼为理想主义者,而王安石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者。王安石是基于北宋的社会、经济现实状况而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例如“青苗法”“保甲法”等等,这一系列变法是对北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实实在在的改革手段,王安石试图通过这些现实主义的手段,甚至可以说是迹近于功利主义的手段试图力挽北宋颓势,很难说王安石于变法中有明显的理想主义的成分,不论是从其变法本意还是其变法手段,没有证据可以说明王安石心存理想主义的想法,事实上,理想主义的政治经济手段倒反而是祸国殃民的根源。譬如治家,古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治国平天下相比,治家算得一小事,但是,红楼梦中能当家的必定只能是王熙凤,而临时主政的也应只能是薛宝钗和探春,林妹妹的艺术家精神是没法子当家的,当然,我们也不能想像林妹妹去缁珠必较地听丫头小子们来汇报,锦心绣口的林妹妹来算那些柴米油盐账也实在是不配,估计让林妹妹来当家,那必得一团糟的。

王安石是以强硬改革派面目出现的政治家、而政治家都不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如果作政治家,是完全不可能的。不妨再看五百年后的张居正,张居正同样身为改革派面目出现的政治家,其手段之现实,其为人之功利,断断乎找不到任何理想主义的蛛丝马迹。

苏轼是一个成功的文人,诗词瑰丽,我认为,一个成功文人的首要条件就是他首先必须是一个完全的理想主义者,需要的发散性思维。功利主义者是做不得文人的,而现实主义的文人也写不出苏轼那般的想像丰富行文洒脱的文字,来不得那天马行空的想像。李白斗酒诗三篇,若是他斤斤计较于还得留些酒钱明儿吃饭,那是没法喝酒了,那也没法子醉书了,更没法对影成三人了,而那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混不吝,完全体现为一种文人式的冲动,更需要理想主义者的冲动,否则,若是想着对天子如此不敬就得发配的话,那无论如何不公有这般的冲动。写诗著文靠得就是这一股子冲动,一种来自于内心的对教条、对礼仪、对世俗的违规冲动,一个不羁的灵魂方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文人。好的文人大体不会成为好的行政人。

俄罗斯的小说家大多是现实主义的,大部头大部头地分析着人生,分析着人性,探讨着社会。每一部大部头看后,总是让人难免不会对人生充满着失落与自责。

文人大多是感性的,有着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张力,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政府首脑是绝对不能有这种魄力的,所以,王安石需要去计算青苗法的收益而苏轼却只看到了青苗法在推行中因人而起的弊端,而且,苏轼只能诗一般的夸张的语言来描述却不能以一个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当然,黄仁宇先生说中国历来缺少数字治理,这其实只是一个结论,因为中国历来选官是科举法,而科举考的是经义,是写文章,并没有考数学,更没考经济。非不为,实不能也。

苏轼成为王安石的反对派,当然,从史书来看,这个反对派只是暂时性的,而非永远性的,在我看来,实质性区别并不来自于他们一个现实主义者一是理想主义者,

《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闻一著广东人民出版社新史学丛书

《革命年代》高华著广东人民出版社新史学丛书

说不清道不明的颠覆。

《天葬》

小出版社的书果然不能读,特别是这种跟风所出的书,文字甚是拙劣,想像力亦是极为溃乏。没办法把一个故事说完整是现在小说的一个通病,而没办法把人物的性格说得分明则相对倒是不显得那么明显的失误了。

看:

茶马古道(kbs纪录片)

2.茶马古道-朝觐之路

3.茶马古道-路因茶而生

6.茶马古道-古格:迷失的神秘王国

这周换了个链接,也就那么拖拖拉拉地下载完成了,只不过因为不是同一个源,文件格式不一样,这个新的源文件非常大,画面非常清晰,高原风光尽呈眼前。

对第二集:朝觐之路,非常的感动。没有宗教信仰,实在是一种缺失。


  • 上一个三年级作文:
  • 下一个三年级作文: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小学作文网(www.xiaozuow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