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学生作文网 >> 一年级作文 >> 一年级书信 >> 正文
读书随记39《忆往说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
 更新时间:2013-03-17 22:39:30  [标签: 读书 中华 人民 随记 建国 ]

读书随记39

读:《忆往说趣》

多年以前读《锦灰堆》时,总经感叹了好一通。似老先生这样洒脱的旧人现在怕是凤毛麟角了。果然,在我读到这本《忆往说趣》时,还是不免先吁叹了一通。

当然,先扯一句别的,一直很想读张伯驹先生的传记,估计张伯驹先生的传记更是精彩无比。本书也闲闲地回忆了几句张伯驹交往中的三五事,就从短短数行间,一个淡雅的张伯驹先生肖像竟是如此的深刻。对张伯驹先生的最深印象大概就是先生寿辰堂会的那场空前绝后的演出。似这般的豪华阵容让我等后辈无以景仰。爱一样,痴迷若此。心内实在是钦佩。现在的人,想起来也没有那份执著了。我们现在的人都在忙着挣钱呢,那来的闲功夫顾上这些不挣钱的玩意儿,还费钱费神的。当然,这里肯定又要扯到一些老问题。

当那个时代过去时,所有的那些精致而优雅的玩意儿都统统坠入万劫不复之深渊。在破的时候,我们却没有想过要立。终至破是破了,却让心灵自此永无归宿。面对旧时代,我们常常会说一些诸如荒淫无度之类的评语,然而,旧时代的那些礼貌,那些修养却无从提及。或是被刻意地忘却了。我们砸碎了旧世界的锁链,却没有准备一个新世界的规则。于是我们迷失了。这一点,在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类的文章特别有这种感觉。不论是那时代的过来人的传记,还是现在的学者从历史和角度去解读这场运动,我想不能回避这个问题,那些青年或是少年,他们在学校里既没有受到正规的教育,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连基本的人生观都没有正确的隐迹,如苏童的小说《平原》中的那个南京知青,我想他的失败可能更大原因是有些所谓的知识青年,他们在进入农村前,心中可能是一片热诚,更有可能他们的社会观是纯洁的,可能是纯粹的红色,只是他们在面对农村实际时,突然无法控制这种从理想到实际的巨大逆转,理论未能给出个答案,现实却实实在在地全他们上了一个充满否定充满反讽的课,原希望知识青年能够改造农村,却结果是知识青年们被农村改造了,并且改造得全无头绪。这一点,记得当年读都梁先生的《血色浪漫》时,对钟跃民的陕北插队经历非常欣赏,在那个背景下,我们才感悟到了一个血性男人的形象,事实上,我对这部小说的前半节还是不太认同的。也许,从我本意内就不认同北京式的那种玩主式的男人。记得以前读完《狼烟北平》后再写过一段关于小说中男人形象及性格的文章,这会儿却找不到草稿在哪儿了。在看来,都梁先生还是一个比较好的作家,至少他笔下的男人还是个男人,不论是钟跃民,还是狼烟北平中为两个不同的目标而奋斗的男人不论是徐金戈还是文景林,都从内心散发出一种来自于我们内心的真诚,所以我们才能体会到徐与文的那种英雄相惜的真情,不论经过什么样的历史风波,他们内心对社会的那种宽阔的心怀并没有改变。而男人,倘若是没有这么一种胸襟,那自然也就不是一个完美的男人。由此,我们可以满怀悲悯地,如我们在读《狼烟北平》中的那个拉车的小伙儿一样,如同我们在读《平原》中那些小配角一样,悲悯是作者的意向,也是关怀。

本书也有谈饮食的专题,毕竟是大家,写这等饮食专题文章却是丝毫不觉拙或是怯,或是无由来的故作豪气。有时候,一个人内心的从容决定了一篇文章的基调,或者一个人内心的从容便也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从容。现下很多谈论饮食的书,总是一派浓重的匠气。套用一个现代流行的热词:不够淡定。上一本所读的《北京的饭局》就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说来,从张岱始至梁实秋,一脉传承而来的应该是那种内心的淡然,对于生活,我们本应自在而悠然闲适,尽管我们从多年后的张岱回忆中读来的竟是那种沉重的家国之痛,那依然是一种来自内心的积郁的痛楚,而不是那种逞豪情式的酒场。或是袁枚式的矫情,袁枚式的矫情实在是一种小文人的典型,在风雅的名义下打秋风。读书人,最忌读死书,最不耐读假斯文。

记得读那套法国历史轶闻,很是讶异于法国那些旧贵族的从容,甚至是他们或她们步入绞刑架时竟然能够如此的从容,是何等教育或是修养能让她在步入绞刑架时依然彬彬有礼地说抱歉:踩着你(行绞刑的人员)的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2》

有些书读后非常值得思考。而这套书读后更是不免令人思考很久。

记得小时候读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看那些昔日的资本家们如何向新社会折服,工人们如何斗争资本家,然而,我们却从本书中读到了洗冠生先生的悲剧。

冠生园的月饼非常好吃,多年以前在上海时,特地买杏花楼与冠生园的月饼与家人分享。然而,多年后,我们却被南京冠生园的问题月饼所震惊了,不过,我们现在却不会对这些小问题而再惊讶了。然而,我们却应当明白一个由洗冠生先生白手起家而创立的民族品牌却从此被玷污了。洗老先生地下之灵当作如何想?

周而复先生的上海早晨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早晨,然而我们从本书中看到了所谓的空中飞弹,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个跃入黄浦江的灵魂。

一个不尊重生命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无论是以何名义,我们总须尊重他人的生存尊严。


  • 下一个一年级作文: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小学作文网(www.xiaozuow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